更新时间: 2024-08-11
1、钻井地质方面的原因
A、原始地层应力的存在。咱们知道,地壳是在不断运动的,在不同的部位构成不同的结构应力(挤压、拉伸、剪切),当这些结构应力逾越岩石自身的强度时,便发生开裂而释放能量。但当这些结构应力的聚集没有到达足以使岩石分裂的强度时,它是以潜能的方法储存在岩石之中,当遇到恰当的条件时,就会表现出来。此时,地层中任何一点的岩石都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应力作用。当地层被钻穿之后,钻井液液柱压力代替了被钻掉的岩石所供给的原始应力,当钻井液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的侧向压力时,暴露地层就向井眼内掉落或坍塌。
B、地层的结构状况。处于水平方位的地层其稳定性较好,但由于结构运动,发生局部的或区域的开裂、褶皱、滑动和坍塌、上升或下降,使得原本水平的沉积岩变得扑朔迷离起来,大多数地层都坚持必定的倾角,跟着倾角的增大,地层的稳定性变差,60度左右的倾角稳定性差。
C、岩石自身的性质。沉积岩中常见的是泥页岩、砂岩、砾岩、石灰岩等。由于沉积环境、矿藏组分、埋藏时间、胶结程度、压实程度不同而各具特性。钻井过程中易坍塌的地层有:未胶结或胶结欠好的砂岩、砾岩、砂砾岩;破碎的凝灰岩、玄武岩;节理发育的泥页岩;断层构成的破碎带;未成岩的地层,如煤层、流砂层等。
2、钻井物理化学方面的原因:钻井多是在沉积岩中进行的,而沉积岩中70%以上是泥页岩。泥页岩都是亲水物质,不同的泥页岩其水化程度及吸水后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,泥页岩吸水后,强度直线下降,这是泥页岩井段坍塌的主要原因。
3、钻井工艺方面的原因:地层的性质及应力的存在是客观事实,不可改动。所以人们只能从工艺方面采用方法防止地层坍塌,如果对坍塌层的性质认识不清,工艺方面采用的方法不妥,也会导致坍塌的发生。例如:钻井液液柱压力不能平衡地层压力;井斜的影响;钻具组合的影响;泥浆液面下降的影响等。